欢迎来到 日本主妇四十岁的熟龄穿搭-百度百科
全国咨询热线:0783-987191
新闻中心
欧阳修为什么要修《新五代史》
  来源:日本主妇四十岁的熟龄穿搭-百度百科  更新时间:2023-12-06 07:34:55

原标题 :欧阳修为什么要修《新五代史》

在已有了薛居正等主编的欧阳五代史以后 ,欧阳修为什么独出心裁 ,修为新代重又编出一部体例和写法不一致的什修史新的五代史呢 ?《宋史·欧阳修传》中对此作了简约的说明 :“自撰《五代史记》,法严词约 ,欧阳多取《春秋》遗旨 。修为新代”所谓“自撰”,什修史是欧阳说这部史书不是奉朝廷之意 ,而是修为新代私家所撰。而“《春秋》遗旨”即《春秋》笔法 。什修史欧阳修自己说:“呜呼 ,欧阳五代之乱极矣!修为新代”“当此之时 ,什修史臣弑其君 ,欧阳子弑其父 ,修为新代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,什修史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。”他作史的目的,正是为了抨击这些他认为没有“廉耻”的现象 ,达到孔子所说的“《春秋》作而乱臣贼子惧”的目的。

《玉海》引《中兴书目》说  ,这部史书可能出自欧阳修晚年所作 ,写完以后 ,藏在自家,在他死后,才由家属上呈宋朝皇帝 ,然后藏进国家图书馆 。到金章宗时候 ,这本新的五代史才逐渐取代了《旧五代史》。

欧阳修的五代史,原称《五代史记》 ,后来为和《旧五代史》区别 ,才被称为《新五代史》。但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却又把它称为《新五代史记》  ,这显然是错误的。这一点,已为当代著名史学家柴德赓在《史籍举要》中辩正。

欧史可取的地方大致可以归纳为下列诸点:

一  、欧阳修在编撰《新五代史》时,又增加了“薛史”所未能可见到的史料,如宋人编的《五代会要》 、《五代史补》、《五代史阙文》 、《唐余录》、《九国志》等等 。因此在叙述某些传记时,史实比“薛史”有所充实。欧阳修在《新五代史·冯道传序》中说他曾征引了五代诸种小说,可可见他选用资料之广 。尤其应当肯定的是,“欧史”对奚 、契丹 、吐谷浑等边疆少数民族的史实,较之“薛史”有较多的补充;对南方各国的史实 ,也比“薛史”记载得详明。《十七史商榷》说 。“僭伪诸国(指南万诸国和北汉) ,皆欧详薛略  。”这是因而欧阳修博采笔记小说和野史 、杂史,大量充实史料的成果。

二、欧史对原来“薛史”芜杂的部分作了必要的删削,使得条理更加清楚 。《郡斋读书志》指出:“欧阳永叔(即欧阳修)以薛居正史繁猥失实,重加修定”,功劳颇大 ,以至当时把欧阳修比之汉朝著名史家班固、刘向。尤其是“欧史”对列传部分作了分门别类的归纳 ,使同类人物各合为一传 ,如《死节传》  、《义儿传》、《伶官传》、《逆者传》等,使读者要查找某一类人物或某一历史事态发展线索时,可以有较方便的条件。例如对五代时期戏剧史的探讨,《伶官传》便是极好的综合资料;《义儿传》对当时大将的养子制度 ,也提供了必定的线索。

三 、欧阳修编《新五代史》 ,用力颇深 。从他的集子看,他和很多人商榷过,曾经历了长期探索;对《旧五代史》中的许多史实错误  ,进行了订正纠谬 。

展开全文

上述几个方面,都是欧阳修的《新五代史》不可泯灭的功劳。后世史评家常常对“欧史”贬责过多,其实是不公平的。

但是“欧史”也有其致命的弱点,至少有两点历来为后代史家所不取。第一、由于欧阳修着意学《春秋》”微言大义” ,因此文字过分简约,这就减去了许多重要的史料 。例如 ,原来《旧五代史》本纪部分有六十一卷,欧阳修省略其五分之四 ,仅剩下十二卷;尤其是减去了皇帝诏令的部分,而这一部分反映着很多重要的社会经济政治内容。省去以后   ,就使后人看不清当时一点儿重要大事的原来面貌 。例如 ,后周世宗柴荣的反佛毁佛措施  ,“薛史”全录该事件的诏文八百多字 ,至“欧史”仅仅剩下十九字 ,要是不看“薛史” ,这件事情就难以弄得清楚了 。再如,“欧史”不主张写志 ,《新五代史》中仅有司天 、职方二考 ,而《旧五代史》则食货 、刑法 、选举、郡县、天文 、历法 、职官诸志俱全 ,为后人研究五代时期经济 、政治制度的沿革,提供了重要资料 。

其次 ,欧阳修过分重视春秋笔法 ,有些所谓“一字褒贬”并不能说明问题 ,反而显得拘泥与可笑。如他讲究两个地方势力相等的集团打仗,文字上用“攻”;势力大的打势力小的行文用“伐”;天子率兵攻战用“征”;“叛此附彼曰叛” 、“以下谋上曰反”等等 。这样过分拘谨地用词 ,势必形成文字上的封建俗套,偶尔造成不重史实 ,府就文词 。同样的毛病  ,也体现在欧阳修评论某些人物和事件的文字中 。例如 ,他最喜欢以“呜呼”开头,评论五代历史,慨叹五代是个黑暗时期,以反衬宋朝的太平盛世,因此对某些人物便有否认过多的偏可见 。如对冯道,至今尚未能对他有个较为客观的评价,这和欧阳修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。而且 ,卷卷评论都以“呜呼”开头,也使行文变得板滞,甚至使读者生厌 。因此清代文史大家章学诚讥称它:“仅仅是一部吊祭哀挽之集 ,如何可称史才?”可可见什么事都不可过分。

此外 ,由于欧阳修过分强调写史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,有些史实他是有意避讳的 。如后周有位大将叫韩通。他忠于后周王朝,反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,欧阳修就不给他立传 。这在当时就遇到同辈的议论。据周密《齐东野语》记载 ,当时有个史学家刘攽(曾参加《资治通鉴》的编写) ,曾问欧阳修的弟子焦干之 ,五代史脱稿没有,焦说即将脱稿 。刘又问 :为韩瞠眼(韩通的外号)立传没有 ,焦说没有。刘攽大笑说 :“如此,亦是第二等文字耳 。”这个故事说明欧阳修也未能完全忠实于历史 。这是时代给欧阳修打下的烙印 ,不能不说是《新五代史》的缺陷。 (韦唐)

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,请回复【善本古籍】公众号消息:群聊

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社区


友情链接
联系我们

地址:莱州

电话:0781-986631

传真:0793-986916

邮箱:yunhequ839@163.com

0.1387

Copyright © 2023 Powered by 日本主妇四十岁的熟龄穿搭-百度百科  sitemap